2018年5月6日,《西安晚报》报道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陕西“三秦学者”特聘教授、西北政法大学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瀚教授关于“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设立意义”的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设立是西安发展的重大机遇,将改写西安对外开放的格局。”在谈到近日批复设立的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时,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王瀚这样说道,示范区的设立突破了西安作为内陆型城市对外开放中不通达的限制,对于发展外向型经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概念
利用航空枢纽优势的新型开发区
说起国家级经济新区,“临空经济”这一概念在大家的印象里并不熟悉,王瀚解释道,临空经济示范区其实是我国在新时代形成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一种新型经济开发区。
“这一开放型经济的特殊功能试验区,主要利用城市作为航空运输枢纽这一优势,实现航空运输与现代装备制造业、航空服务业等产业高度融合的经济开发区,属于国家经济开发区的新类型。”王瀚表示,临空经济示范区就是基于快捷的运输方式将本地生产要素与全球的生产链、价格链、市场链进行有效对接,打通国内与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区域间的合作,用航空生产要素的高度融合引领和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优势
区位独特产业基础雄厚
“其实现在许多城市都在争取临空经济示范区,而西安最终获批设立,离不开城市的独特优势。”王瀚表示,国家选择西安,其实是基于对外开放的新经济形势,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选择。
作为新一批获批示范区的城市,西安首先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亚洲腹地,中国中心,让西安在“一带一路”向西开放中处于引领西部各省份的地位,西安经济发展快速势必能够带动其他中西部城市向欧洲市场、西亚、中亚开放,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和支撑城市。王瀚解说道,城市的开放度其实就是需要借助临空经济的发展,西安作为节点城市,能够将中西部各省份航空生产要素和国际航空市场的生产分工进行有效对接,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此外,王瀚告诉记者,西安的产业基础雄厚。作为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先后引进了三星、美光、华为、中兴等一批航空指向性较强的领军企业。同时西安也是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2017年,西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8亿人次,旅游客流对临空经济支撑作用巨大。
“临空经济的专业性较强,而西安丰富的人才资源正为发展临空经济提供着充足的人力资源。”据了解,西安目前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300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1家,两院院士67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0万人,密度居全国之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科创资源汇聚富集的高地。
优势的航空制造业、丰富的科教资源、军工产业的密集,对推动现代临空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也是西安从多个城市中突出重围的原因。
发展
统筹交通体系 创新管理模式
王瀚提出,临空经济的发达对有效利用国际资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扩大当地发展空间十分必要。临空经济发达城市可以利用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吸引优质国际企业前来投资,引入现代化企业生产体系,同时吸引国际组织设立分支机构,甚至举办国际性文化节、体育赛事。
“临空经济的发展,其实是给西安对外开发插上了一对翅膀,示范区设立后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王瀚认为,接下来要着力统筹陕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路、铁路全方位地与国际航线实行对接,增强航空运输的网络体系建设,同时增强陆港联运,为陕西外向经济发展提供便利。
同时,王瀚表示,要积极引进外资以及支撑临空经济发展的产业,加速现代化航空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加快航空关联产业、偏好产业的建设,比如飞机发动机研制、维修、飞行员培训、航空物流产业等,要为临空示范区发展提供有特色的产业体系支撑。
王瀚认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设立其实也是对政府的一次考验。“给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带来了新的要求,也对政府管理贸易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王瀚说,相关部门要努力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正面清单领域的投资要降低企业入驻条件,扩大企业自由创业空间,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快速的管理模式。对贸易自由流动方面,要尽快引入“单一窗口”的现代化运营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一次性提交、一次性受理、一次性审核、一次性办结、多项手续共用一个平台,大幅度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示范区的设立为西安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关于开放环境和国际化经营方面的新课题,值得我们研讨,在临空经济领域不断进步。”王瀚说。
《西安晚报》 记者 张奂雅
相关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80506/58135319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