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加强涉外法治研究,12月18日晚七点半,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学术创新团队及西北政法大学“一带一路”青年学术创新团队,在雁塔校区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信息资料中心召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涉外法治建设”专题座谈会。座谈会由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主持,国际法学科40余名师生参加了座谈会。
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陕西省“三秦学者”王瀚教授首先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髓要点。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我国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大格局。但是,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资本过剩等问题。王瀚教授提出,改革开放应坚持“五结合”,即引进与走出去相结合、沿海开放与内陆开放相结合、制造业开放和服务业开放相结合、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相结合、多边开放和区域开放相结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和深入发展,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应将维护经济安全与经济权益保护作为重点,强化执法国际合作与司法协助为依托,以公正司法和多元争端解决方法为导向,抓紧制定《海外资产保护法》《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法》《国际私法典》等重要涉外法律,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业,重视国别法的研究和智库建设。
座谈会上,国际法学科师生纷纷积极发言,发表了对习近平讲话的理解,并就涉外法治建设提出了见解。大家一致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与我国涉外法治建设的发展变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最后,刘亚军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启示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国际法学人要加强对涉外法律的运用,推进我国涉外法治建设。同时,要为改革开放培养高精尖的涉外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