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握国际法前沿热点问题,促进科学研究,更好服务国家需求。2018年10月26日晚七点半,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和国际法学院邀请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教授、外交部条法司孙劲参赞、北京大学法学院何其生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杜涛教授、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吉文副教授等五位国内国际私法理论和实务机关知名学者,在我校雁塔校区国际法学术报告厅举办“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公约》(草案)暨中国缔约方案”学术沙龙。《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公约》是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致力于统一全球民商事案件管辖权规则和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而进行的一项公约草拟工作,公约将对未来缔约国间民商事司法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提供机制性保障。公约不仅关涉各国司法主权,还涉及各类国际民商事主体的利益平衡,各国对公约谈判均十分重视。本次沙龙由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张光教授主持,孙尚鸿教授担任评议人,张萍副教授、赵恒宇副教授、张超汉博士、周亚光博士、国际法学院部分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孙劲参赞首先介绍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并对公约谈判中各国的主要争议进行了介绍,指出我国在《判决公约》谈判中对有关问题的判断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何其生教授以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范畴的界定为切入点,介绍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在公约谈判过程中的博弈,提出了在公约谈判过程中我国应有自己的关切点。杜涛教授介绍了公约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对比了知识产权保护与物权保护的不同,提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应打破地域性的限制。王吉文副教授结合“一带一路”的大背景,认为我国应该对公约谈判持开放态度。肖永平教授从公约自身的重要性、中国立场和中国方案三个维度分析了我国参与谈判公约的重要性以及有关谈判思路。孙尚鸿教授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并做了精彩点评。
在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涉及公约谈判中各国对于信托问题的态度、动物新产品专利的界定等问题。各位教授的耐心解答引发了现场进一步的热烈讨论。晚上十点,沙龙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沙龙的成功举行,使我院师生充分了解到了公约缔约中各方主要争议热点问题以及最新进展,将对我校国际法学科科研工作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