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研究中心
  3. 航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航空经济法治研究中心

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2017年学术活动大事记

  • 来源:admin
  • 发布者:
  • 浏览量:

【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是西北政法大学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科)成立的专门从事航空法与空间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的综合性、专业化高校智库平台,原为成立于2009年的西北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根据全球杰出航空法专家、“航空法之父”、英国伦敦大学华裔终身教授郑斌先生的意愿,2017年8月正式更名为“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

 

1.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黄解放教授就国际航空法的新发展做专题讲座

1月4日,在我校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楼三楼国际法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题为“国际航空法的新发展”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国际法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办,邀请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高级法律官员、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黄解放教授作为主讲人,并由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作为主持人。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刘萍教授,王秀梅教授,周亚光博士,张超汉博士以及2015级、2016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黄解放教授首先强调,航空安全是国际航空业永恒的主题,由于航空业具有显著的国际性,因此有必要成立相应的国际组织,推动建立航空业的统一标准以尽可能保证国际航空业的健康安全发展。接下来,黄解放教授为在场师生重点介绍了基于1944年芝加哥公约而组建的国际民航组织及其宗旨,并继而详细讲解了1963年东京公约、1970年海牙公约、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1988年蒙特利尔补充议定书以及2010年北京公约等在国际民航组织主持下的重要国际立法。此外,黄解放教授还结合马航MH17与MH370事件分析了其中的法律问题,强调了法律在外交斡旋中的重要作用。黄解放教授以其深厚的法学功底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所做的讲解不仅有专业深度,更可以从其亲身工作经历中体会到上述国际立法的理念碰撞与演变,令在场师生印象深刻。

在提问与互动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参与,纷纷就马航MH17事件的刑事管辖问题、航空器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机长的权利与权力问题等向黄解放教授提问,黄解放教授也对此一一作出了回应。

2.我校王瀚教授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

1月17日,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发布《关于印发陕西省第二批“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特聘专家入选名单的通知》(陕组通字[2017]4号),我校国际法学科带头人、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王瀚教授经竞聘申报、资格审核、匿名评审、专家答辩、会议评审和省委人才办审定获批陕西省第二批“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成为我省法学学科“三秦学者”岗位首位特聘教授入选者。

“三秦学者”计划是陕西省委和陕西省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更好地培养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提升陕西省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西部强省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一项重要人才计划。“三秦学者”岗位设置主要围绕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实施需要,重点在信息技术、新材料、航天航空、运输物流、生物技术、能源化工、现代制造业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全省每一学科、行业、领域原则上设置一个“三秦学者”特聘岗位。

“三秦学者”岗位包括特聘教授和特聘专家,在高等学校设置特聘教授岗位。 2012年陕西省下发《关于申报设置第二批“三秦学者”岗位的通知》(陕人才办[2012]44号),按照我校人事处统一安排和部署,我校国际法学科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的学术队伍和学科优势,精心撰写三秦学者岗位设置论证报告和支撑材料,经过申报、初评答辩、专家组进校实地考察和终评,获批三秦学者岗位设置。

我校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获批是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新突破。跟据《陕西省“三秦学者”计划实施办法》,我校将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下,组建高品质的三秦学者学术创新团队,紧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陕西省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需求,聚集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打造优秀科研团队,强化科研协同创新,优化科研咨政和科研服务能力,不断推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持续提升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能力,为建设一流国际法学科创造条件。

3.张超汉博士在欧洲权威航空航天法杂志发文 

3月1日,欧洲权威专业性航空航天杂志《Zeitschrift für Luft-und Weltraumrecht (ZLW)》(German Journal of Air and Space Law)杂志2017年第1期,刊发了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张超汉博士的学术论文《航空产品责任的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Development in Aviation Product Lia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 to China)。该文以法理阐述、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全面梳理了美国和欧盟有关航空产品责任问题所涉不同法律关系、责任主体、责任性质、损害赔偿、管辖权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情况,总结了欧美航空产品责任诉讼的发展趋势及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问题。文章通过比较美国和欧盟的做法,结合中国C919大飞机发展战略和项目背景,对中国大飞机建造以及未来进入国内外市场与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飞机竞争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法律问题进行了预测和评估,最后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Zeitschrift für Luft-und Weltraumrecht (ZLW)》杂志由德国科隆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29年,具有近90年的历史。该刊现任主编为科隆大学航空法与空间法研究所所长Stephan Hobe教授,Bin Cheng, Dempsey,Pablo等教授担任编委,目前为季刊,为全球航空航天法领域唯一一家国际性刊物,由英、法、德三种语言在七国发行,主要刊发航空法、航天法以及有关航空航天立法、会议报告、司法判决、书评等方面的文章。

4.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寿平教授来我校做讲座

4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寿平教授在我校雁塔校区研究生综合楼国际法学术报告厅举行了题为“外空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家间的博弈”的讲座。讲座由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王瀚教授主持。王秀梅教授、吕江副教授、师怡副教授、张望平博士、张超汉博士、刘学文博士以及2016级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王瀚副校长首先介绍了主讲人李寿平教授的学术简历以及本次讲座的相关背景。接下来李寿平教授运用专业知识对讲座专题展开了详尽分析,他从全球治理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现有治理主体与治理模式,并指出其所关注核心问题,由此引出了外空层面的全球治理问题。李寿平教授详细阐述了针对外空而来的联合国大会框架下国家间的博弈、裁谈会下外空安全国家间的博弈和《外空活动行为准则》下国家间的博弈等相关问题。并指出在外空全球治理中各项规则亟待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外空“长期可持续性”这一目标。李寿平教授用生动的案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外空全球治理的一系列问题,使在场听众获益匪浅。

5.著名国际法学家、英国伦敦大学终身名誉教授郑斌先生向我校捐赠图书

5月10日,受我校副校长、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王瀚教授特别委托,我校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周亚光博士赴英国伦敦拜见年届96岁高龄的著名国际法学家、国际航空法学家、英国伦敦大学终身名誉教授郑斌先生,专程接受和办理图书捐赠事宜。

郑斌教授和其父郑天锡先生是我国法学史上十分鲜见的国际法研究世家,他们均在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国际法学博士学位,都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著名国际法学家。此次捐赠由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亚太航空法协会主席、台湾东吴大学程家瑞先生促成,我校党委书记宋觉研究员和王瀚副校长曾于去年12月14日会见程家瑞教授商定接受该批图书捐赠。

此次受赠图书为国际法外文图书资料共计3000余种、册,创我校历史上单次接受海外赠书之最。其中包括郑斌教授从事航空法和国际法学术研究60多年来珍藏的国际法、国际航空法及外层空间法专业图书;郑斌教授的父亲、民国时期法学家、国际联盟常设国际法院中国籍大法官郑天锡先生所收藏的国际法外文图书;其中尤为珍贵的是郑斌教授英文博士学位论文《国际法院与法庭适用的一般法律原则》打印稿及文献卡片摘录等。

此次我校受赠的图书和文献资料来源广泛、跨越百年,涉及英、德、法、韩、日和中文等语种(含台湾地区),包括劳特派特、施瓦曾伯格等权威国际法学家的经典国际法和航空法著作,联合国国际法院的判例、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决议,部分国际条约谈判的相关历史资料,美国、德国、法国、荷兰、韩国、日本、中国等国的重要国际学术刊物,内容非常丰富,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十分珍贵。这批图书和文献资料展现了近代国际法学到现代国际法学的形成、演进和发展,其中蕴含的学术脉络和学说集成为考察、梳理和挖掘国际法学术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郑斌先生撰著的《国际法院与法庭适用的一般法律原则》自1957年由英国史蒂文斯出版社出版以来已多次再版,在全球国际法学界享有盛誉,1987年曾作为“对国际法和政治学界认识极具重要性的著作”的“格老秀斯名著”再版,成为国际法学界公认的经典文献之一。

鉴于郑斌先生在国际法学、国际航空法学与外层空间法学研究的杰出成就与学术影响,我校荣聘郑斌先生为我校荣誉教授并对郑斌先生襄助学术之举颁发捐赠证书。为传承郑斌、郑天锡先生的学术思想,有效使用受赠图书和文献资料,我校国际法研究中心将以郑斌教授捐赠图书为基础,分别设置建设“郑斌航空法图书馆”和“郑天锡国际法图书馆”,在今年十月我校8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图书馆揭幕仪式,向我校师生开放借阅藏书,为国际法和航空法研究者提供信息资料平台;建设郑斌、郑天锡生平图片纪念馆,编辑整理两位前辈的法学学术文集,届时将邀请中外著名学者举行第一届郑天锡、郑斌法学思想研讨会。

6.研究员张超汉博士荣获2017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6月12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十批特别资助项目获资助人员名单,我校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副所长张超汉博士获得2017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其申报的项目“中国大飞机发展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