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术动态
  3. 学者观点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者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报】立时代潮头 发思想先声 习近平同志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贺信引起学者热议

  • 来源:admin
  • 发布者:
  • 浏览量:

2017年5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专门发来贺信。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贺信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质和内涵,怀揣伟大志向,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壮丽图景转化为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报》相继报道了国内专家学者对习近平同志贺信的热烈反映。其中,包括了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三秦学者”、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的观点。本网选摘了部分内容和观点,以飨读者。


让法学深度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王瀚(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40周年的贺信中,寄语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对我国高校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和国际法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共识”,从利益共同体到责任共同体再到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路线图,政治共识最终必须凝结为可供操作执行的法律制度,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导的不仅是国与国的合作,也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合作,双边和多边国际条约是我们应仔细研究并参与其中的法律文件。我们需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参与法学教育改革创新和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深入交流,优化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模式,培养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法律人才,积极参与国际法律规则的制定,建立海外投资的整体保护体系,努力以中国智慧、中国实践为世界法治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让法治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关系的共同语言。